标签:中医 伤寒论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十)
【提要】 辨阴绝,阳绝之先后。 【讲解】 阳先绝,阴后穷竭者,人死面色青。青主应寒。阴先绝,阳后竭尽者,人死面必赤,腋下温,心下热。阴气先绝,阳气慢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九)
《内经》曰:“提挈天气,把握阴阳。” 能把握住阴阳的变化,就能运筹帷幄,而操胜券。 第三十一条 脉浮而大,心下反硬,有热属脏者,攻之,不令发汗。 第三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八)
孙思邈开用方证来归纳伤寒的先河。 日本人丹波元简《伤寒辑义》认为此条很重要,把这一条加进去了。 柯韵伯反对,柯是错简派,认为这一条不是仲景原文。柯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七)
夏天得其时脉,洪大脉。表示正气旺盛得时,得时脉为顺,预后好。甚至可以得到不药而病愈之效。 洪大脉,阳气有余,夏天见之。因为夏日阳盛,所以是符合本位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六)
(1)做到心中有数,明白战汗是正邪相争,正气祛邪的一个前奏。所以,可避免一见战,因不明就里而内心慌张,而是知道战后发热汗出病就好了。 (2)若不知此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五)
诊脉时,要与呼吸统一起来。不浮不沉,不大不小,不强不弱,为平脉。得阴阳之和气,谓之平人。不要仅以一息四至曰缓脉。和缓之脉应是不浮不沉,不大不小,不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四)
阴结证,能食,身体重,脉沉迟,沉迟而有力,为实寒证。 “累累如循长竿”,累累,连连。循,切循、摸、抚,指下沉而强直。《内经》:“如循长竿,末梢为平。” ...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三)
1.举例说明阴阳盛衰的问题。 2.阴阳变化,数不胜数,条文中的寸、尺脉的变化只是假定而已。 寸是阳主之,寸是阳脉,阳在上。 尺为阴主之,尺为阴脉,阴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