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八)

学习资料 1年前 (2023) ggt
0

孙思邈开用方证来归纳伤寒的先河。

日本人丹波元简《伤寒辑义》认为此条很重要,把这一条加进去了。

柯韵伯反对,柯是错简派,认为这一条不是仲景原文。柯韵伯影响很大,后世注家多蔑视三纲说。

【老师体会】 我的意见:了了数言,概括了一面,文章写得很好。其言精而奥,其法简而详。

如果说风寒外感不细分,不分浅深,那就只看有汗无汗。辨证要求因,为什么无汗,为什么有汗。所以病因也得讲,病理也得讲。我认为风伤卫,寒伤营的提法还是应该要讲的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,风就是风,寒就是寒,可分的。风寒分得是很清楚的。既如此,为什么在病因上就不可分呢?最近我还是认为,风就伤卫,寒就伤营。否则,中风和伤寒怎么分呢?说不下去!所以柯氏虽然影响很深远,但强调证而忽略变化是值得商榷的。

仲景有卫强营弱之论。太阳篇有 “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荣弱卫强,故使汗出,欲救邪风者,宜桂枝汤”。至于风伤卫,可不可以影响了营的变化?是可以的。营因此失去了卫的保护。

【小结体会】 风寒有伤人深浅的不同,有伤阴伤阳的不同。
第二十九条 趺阳脉迟而缓,胃气如经也。趺阳脉浮而数,浮则伤胃,数则动脾,此非本病,医特下之所为也。荣卫内陷,其数先微,脉反但浮,其人必大便硬,气噫而除。何以言之?本以数脉动脾,其数先微,故知脾气不治,大便硬,气噫而除。今脉反浮,其数改微,邪气独留,心中则饥,邪热不杀谷,潮热发渴,数脉当迟缓,脉因前后度数如法,病者则饥。数脉不时,则生恶疮也。

【提要】 以趺阳之脉的变化来辨析误下之后的病机和后果。

【讲解】 由于古代文法有倒装、夹叙等,古文有些不好连接,不连贯。唯《医宗金鉴》的内容较为明晰。

抄《医宗金鉴》本条注文:“趺阳、少阴,乃古诊法,越人以十二经虽有动脉,独取寸口以决死生者,以寸口乃脉之大要会也。然此法不行久矣。设有危急之病,寸口脉不见,诊此以决死生可也。若在平时,总不如以关脉为趺阳,尺脉为少阴,更为愈也。如趺阳胃脉迟而和缓,是胃气不病,如经脉也。今趺阳脉浮而数,按之无力。浮以候腑,浮而无力,则为伤胃;沉以候脏,数而无力,则为伤脾。询之病者,特为医下之所为,以致荣卫之气内陷。其先数脉变微,为脾弱也;浮脉仍浮反甚,为胃强也。胃强则邪气独留,故大便硬,潮热发渴也;脾弱则脾气不运,故邪热不能杀谷,虽饥不食,气噫而快也。医者前后施治如法,而浮数之脉,自当迟缓如经,则饥欲食,病者愈也;若施治失宜,数脉终始不退,则生恶疮也。”
本条内容的特点,正常的趺阳脉,应为迟而和缓的胃气如经之脉。现趺阳脉浮数,是经过误下以后出现的。其有两种情况:①浮不变而数变了,“数先微”。脾弱,脾伤不消谷。“大便硬”,胃中有热,胃气有余,中焦有热。②数不变,数脉有余,热邪有余,伤血腐肉,有生恶疮之变。

解释条文:趺阳脉以候胃气。

“脉迟而缓”,迟,不数。缓,缓和柔顺。迟缓为平脉,为 “胃气如经” 之脉。

“脉浮而数”,浮,浮而无力。浮为阳脉,浮以候腑。无力,知胃腑已伤。沉以候脏。数,数而无力,则为动伐脾之病脉。

“此非本病”,这不是其人本来脾胃有的病,是由于医生误下所致。误下后伤了脾胃,伤了营卫,因营卫来源于脾胃生化之源。脾胃受伤,脾胃不足了,“营卫内陷”,邪气跟着内陷。

“数先微”,脾气更虚弱了。①浮不变,浮脉不但不变,反而更盛了。反映了胃中邪气强实。胃中阳热强实,故见大便硬,口渴潮热。“数先微”,数脉变了,变成微弱之象,脾气衰弱了。②误下后,脾不消谷,中焦不利。故见饥而不食,大便硬。这是脾病的结果。

误下后,阳盛者,胃气强实。胃得了阳热之病。成阳明实热证。脾主阴,脾伤后,脘痞、饥而不食,噫气而除。
误下后若数脉不退,说明脾之邪热不退,邪热可入血分伤血腐肉,有生恶疮之变。

【小结】 以上可知,肺主一身之气,寸口脉主表病、外感病,亦反映了各脏腑情况。趺阳脉主内伤脾胃之病。太溪少阴脉反映阴阳不和,是先天阴阳的问题。

第三十条 师曰:病人脉微而涩者,此为医所病也。大发其汗,又数大下之,其人亡血,病当恶寒,后乃发热,无休止时。夏月盛热,欲著复衣;冬月盛寒,欲裸其身。所以然者,阳微则恶寒,阴弱则发热。此医发其汗,令阳气微,又大下之,令阴气弱。五月之时,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,以阳气内微,不能胜冷,故欲著复衣。十一月之时,阳气在里,胃中烦热,以阴气内弱,不能胜热,故欲裸其身。又阴脉迟涩,故知血亡也。

【提要】 辨 “阳微” 和 “阴弱” 的机制。

【讲解】

1.阴阳两虚的病因及证候分析,从脉入手。
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八)
“脉微而涩” 的原因:为医误治所为。前医大发汗,又数大下之。“大发其汗”,伤阳。汗生于阴而出于阳,阳加于阴谓之汗。大发汗,阳随汗出而伤。气随液泄,“又数大下之”,伤阴,血属阴,故曰亡血。

见证:先出现 “恶寒”,阳虚不能胜阴,故恶寒。“发热”“亡血”,阴虚不胜阳,后出现。“无休止时”,恶寒发热之证反复出现。

临床上此时之治,当扶正为要。李东垣《脾胃论》中有四个扶正方剂。补中汤、调中汤、补中益气汤、升阳益胃汤,治疗 “啬啬恶寒……翕翕发热”。

2.冬、夏阴阳两虚病人的反应及病机分析。

表现:夏,“欲著复衣”。两件衣服穿在一起叫复。阳虚阴盛,阳不胜阴,故恶寒。冬,“欲裸其身”。阴不胜阳,阳盛于内故热而欲裸其身。

病机:“所以然者”,为什么呢?

夏天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,如夏至井水之极冷凉。阳气外张,阴气盛于内。阴阳表里更替。

冬天则(1)正虚之人,阴阳俱虚者,二至时,阴阳摇动,人体发生非常之变,夏欲著复衣,冬欲裸其身。说明不稳定,不协调,不和谐,阴阳波动性大。

(2)久病之人,当死。二至之时,阴阳大动,原本就不协衡的体内阴阳更加不平衡。大病之体在阴阳大换班交替之时,人体内的阴阳跟不上。久病之人、老年之人,往往造成死亡。

(3)健康之人,其体内脏腑气血营卫,能适应外界的阴阳变化,能跟随着体外阴阳的变化而采取同步行动。

为防病起见,为改变阴阳二至变化对人体的不良影响。如幼儿之变蒸,古人 “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” 的养生活动,实际上就是在调节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。养生实际上就是防病。

“阴脉迟涩”,阴脉指尺脉,尺主荣气,尺虚为荣不足。

【临床】 张子和曾治一 “冷证”,为阳郁于内而不能发,不能达于表之人。曾服附子、硫磺等辛热之品都不行。且越服辛热之药,越觉得恶寒更甚,冬日着厚衣。子和见之,令人将厚衣剥脱,使患者裸卧雪地,并以冷水浇之,少倾,病人背部喷喷然冒热气,郁于内的阳被导引出来,冷病愈。

我用四逆散、龙胆泻肝汤、大柴胡汤等治疗火郁于内,外觉寒冷的病例亦有数例。相反,阴寒在表。阳盛于内,阴虚不胜阳。夏至、冬至对人体影响极大。是时,是阴阳更迭变化之时,必然给人体带来影响。影响有以下三方面:

版权声明:ggt 发表于 2023-01-08 15:02:18。
转载请注明: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八) | 我的学习信息记录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