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十二)

网站介绍 1年前 (2023) ggt
0

疾病传变,条件就是 “虚”。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正虚,邪气才乘虚而入。到了邪气乘虚内遏的地步,造成了三焦之气混杂,上下内外不通。具体讲,三焦之气相混杂的表现如下:

上焦:阳气化热,内热熏灼,出现口腔牙龈溃烂。

中焦:中焦不治,胃气上逆,升降失调出现呕逆。脾气不能转输水谷精微,营卫气血化生之源不足,运行不畅。则营卫不通,营卫不能顺畅地灌注周身。

病在上焦、下焦都问题不大,病在中焦则化源不足,病就重了。

所以本条的重点是:三焦为病,重点在中焦不治,影响了后天之本,则病情趋重。所以作为一个医生在临床治病时,要时刻重视脾胃之气,保护中焦脾胃的受纳、运化功能。如此疾病再重,也会有转机。

3.本条论述了一个进行的、变化着的病变
发病后的病机离不开营、卫、气、血,营、卫、气、血的病变也互相影响。

“若卫气前通”,若,倘若,推理之辞;卫者,阳也;倘若阳气先行通畅。在三焦之气混杂的病态情况下,阳气先得通畅,阳热之邪得以先行。热证多与卫气相联系,故卫气前通者,出现小便赤黄的热证。热邪游行于经络,出入于脏腑,客热可致血凝肉腐而出现痈脓之变。

“若阴气前通”,倘若营阴之气先得通畅,则寒气先前。营在里,卫之守也;卫在外,营之使也。营卫相伴随行。在外的卫阳若不足了,营阴无所使。卫在外,不能为营所使,因此出现了阴寒之证,并出现卫气闭塞所引起的嚏、声嗢、咽塞等肺卫之窍不利的病证。“阴无所使”,出现卫病的证象。

营卫气血内外相混,相伴随行。内外之邪相合化热,血凝而滞下,证见血便如豚肝,病热就较重了。

不论是卫气前通,阳热先行;或营先通,寒邪先行。如果得不到及时、如法的治疗,则可造成阴阳俱厥的局面。此阴阳的概念广泛,泛指上、下焦,阴阳之气俱厥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,加上中焦脾气独弱,脾失所统则造成五液俱下之变。五液在上指涕、唾、涎,为脾所统,今脾气孤弱,液失统摄,故见 “五液注下”。“下焦不合”,下焦气脱而不合,故 “清便下重”,“便数难”。“脐筑湫痛”,脐腹跳动、冷痛。寒邪凝结,气机不畅,小腹跳痛,冷痛。“筑”,有两义:①跳动;②寒邪凝结得厉害。寒邪凝结气机不畅,小腹跳动冷痛,病情更重了。

【小结】本节重点有三,如下。

1.邪气伤人,各从其类。邪气伤人,随人体的情况而发生变化。伤人的条件是正虚,邪乘而入之,而上下变动不定。但也有规律可循。

2.三焦病变,关键在中焦。上下表里的疾病,都可互相影响。治疗上要遵守以胃气为本的原则。

3.发病后的病变离不开营、卫、气、血,营、卫、气、血的病变也可以互相影响。

第四十五条 脉阴阳俱紧者,口中气出,唇口干燥,蜷卧足冷,鼻中涕出,舌上胎滑,勿妄治也。到七日以来,其人微发热,手足温者,此为欲解;或到八日以上,反大发热者,此为难治。设使恶寒者,必欲呕也;腹内痛者,必欲利也。

【提要】 辨表里阴阳复杂之证。

【讲解】

“脉阴阳俱紧”,阴脉指尺脉,阳脉指寸脉。尺脉属阴,紧为寒邪,阴郁而下寒;寸脉属阳,紧为寒邪。阳气被寒邪郁遏,阳遏而上热。此上热下寒之证,表现如下。

“口中气出”,上热,口出之气热,“唇口干燥”,阳郁所致。寒邪外束,肺气不利,故见 “鼻中涕出”,涕为肺液。下寒,阳虚生内寒,故见 “蜷卧足冷”,阳气不布肢末的表现。“胎滑”,寒邪之征。此阴阳寒热混郁之证,阴阳都病。故嘱医者 “勿妄治”,不要治阴不治阳,治上不治下,不要偏离,要全面。不妄治不是不治,不要乱治,要全面审慎。这属于伤寒病。

“七日以来”,阳气恢复,阴寒邪气退却。则其人 “微发热,手足温”。乃阴邪消、阳气复之征,故曰 “欲解”。

“八日以上”,反,不正常曰反,反而出现了 “大发热”。大发热与前面微发热相对待而言。病机是邪气化热,正不胜邪,乃正气祛邪不出的难治之证,难在邪气太盛。

“设使恶寒”,设使,假设,推理之义。

若出现 “恶寒者,必欲呕也”,病本为阳,阳脉紧,寒邪客于上焦。上焦属阳,阳主外。上焦寒气盛,恶寒。邪郁于中焦,里气不和,故必欲呕。结合论中太阳篇第三条 “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、呕逆、脉阴阳俱紧者,名为伤寒”。此假设出现恶寒,寒邪下干,胃失和降,而必欲呕,两条合参,病机一致。

其次,假设出现 “腹内痛”,病本为阴,阴脉紧,寒邪客于下焦。下属阴,阴主内。下焦寒气盛,寒凝气滞,气机不通而腹痛。此时寒邪欲下趋,必欲利也。

第四十六条 脉阴阳俱紧,至于吐利,其脉独不解,紧去人安,此为欲解。若脉迟至六七日,不欲食,此为晚发,水停故也,为未解;食自可者,为欲解。
【提要】 辨邪气退与不退,胃气复与不复。

【讲解】

“脉阴阳俱紧”,寸口脉的寸脉、尺脉俱浮紧,说明上下之寒邪皆盛。“至于吐利”,邪干于中焦,胃气上逆则吐,寒邪下趋则利。此为上节欲利之表现。

“紧去人安”,吐利后,紧脉不解,知邪气独盛。若吐利后,脉象有所变化,疾病向愈,则人安和。邪气退却,病欲解。此时吐利止,脉紧去则人安和。但也有吐利后脉由紧变迟。迟为阴脉,不足之脉。说明正气因吐利而受伤,不足了。

“晚发”,继发性疾病。

“若脉迟至六七日”,胃气复,胃口开而能食,则没事。若脉迟至六七日,仍不能食,说明胃气未复。这是吐利后胃气受伤而激发的病,故叫 “晚发”。本病先是寒气盛于内的上吐下泻,紧脉变迟,并过了六七日的晚发之病。

“水停故也” 诸注家认为是停水为患。我认为,这是脾胃气伤,对水谷的消化转运不力,而造成的水谷停滞。水湿不运化而水停,水谷不运化而不欲食的病 “未解”。若 “食自可”,说明胃气来复,故病 “欲解”。
【小结】 本条从具体的病情,脉证出发,判断预后,有好的也有不好的。推广本条的意义,脉在病前后的变化,必涉及证的预后之好坏。要根据客观的辨证方法,要明了有顺必有逆。

第四十七条 病六七日,手足三部脉皆至,大烦而口噤不能言,其人躁扰者,必欲解也。

【提要】 辨手足三部脉皆至,为病欲解的佳象。

【讲解】

“手足三部脉”,乃寸口脉、趺阳脉、太溪脉。“皆至”,正常如经而至。说明了太阳、阳明、少阴的问题都不大,都正常。

也指伤寒病后,外感风寒六七天了,手足三部脉都未见异常。患者虽有烦热,而且是大大的烦热,躁扰不安,口噤不张,不能言,但病 “欲解也”。

“欲解”,诸注家均未明注。我的见解:我认为此为欲作战汗之兆。正是正邪相争之时。寒战时,身体哆嗦,口不能言。战汗热前,心内寒憟,十分不舒服,致躁扰不宁。这是正气不衰,正邪相争的表现,估计病人要战汗出欲解。

第四十八条 若脉和,其人大烦,目重,睑内际黄者,此为欲解也。

版权声明:ggt 发表于 2023-01-08 15:15:33。
转载请注明:刘渡舟讲 仲景脉法上篇辨脉法(十二) | 我的学习信息记录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